简介:
本课程是高职院校、技师学院、技工院校、中职学校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和机电类专业(工业机器人方向)高级工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采用一体化的教学方式,目的是使学生具备从事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的高级专门人才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岗位专业技能;突出生产实践,与企业生产岗位专业技能对接,并为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增强适应现代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技能岗位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课程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以应用为目的,并与技能训练有机结合,主要内容有:工业机器人基础技能、工业机器人基础应用等两大模块内容。
教师简介:
陈鸿铎(1957- ),男。文学博士,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音乐学系音乐分析教研组组长。1982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本科音乐学专业,后留校任教;历任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音乐学系系主任。1984年师从上海音乐学院陈铭志教授学习复调与赋格曲写作,曾在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担任和声学、复调与赋格曲写作、作品分析、歌曲作法、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等课程的教学工作;1994至1997年获国家教委奖学金赴维也纳音乐学院作留学访问,师从Diether de la Motte教授学习音乐分析;2001年入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攻读“外国作曲家与作品研究”的博士学位,师从钱亦平教授,2003年调入上海音乐学院任教。2004年再次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奖学金,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赴德国柏林洪堡大学音乐学系进行为期半年的学术访问。2005年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利盖蒂结构思维研究》,并通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研究领域:西方音乐作品分析与研究。在研课题:现代作曲家利盖蒂的创作研究、西方现代结构理论与创作实践研究、音乐分析学学科理论研究等。
共100分钟的学习时长
现代音乐创作中的结构创新问题——以若干走极端路线的西方现代作品为例
现代音乐创作中的结构创新问题——以若干走极端路线的西方现代作品为例(一)00时20分50秒
现代音乐创作中的结构创新问题——以若干走极端路线的西方现代作品为例(二)00时20分08秒
现代音乐创作中的结构创新问题——以若干走极端路线的西方现代作品为例(三)00时20分09秒
现代音乐创作中的结构创新问题——以若干走极端路线的西方现代作品为例(四)00时19分28秒
现代音乐创作中的结构创新问题——以若干走极端路线的西方现代作品为例(五)00时19分30秒